每天耕耘最有趣、最实用的心理学
最近一部关于剩女的纪录片,在豆瓣上的评分达到7.8分的高分,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
这部由以色列导演执导拍摄的这部《中国剩女》,以纪录片的形式给观众展示了三位剩女的婚姻经历,该片一经播出,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和讨论,也让9000万剩女观看后对于困扰着自己的窒息问题终于有了答案。
中国9000万剩女的三种人生,这三位女性由导演精心挑选出,年龄在30岁左右,有着高学历的经济独立女性,目前坐标都在国内一线城市。
三位女性具有剩女的典型特征,分别能代表三种剩女的现状和状态。
第一位女性小敏今年28岁,是家里的乖乖女,也是妈宝女,什么都要听从家里的安排。家是北京本地土著,现在在一家广播电视台担任主播。
小敏家里条件不错,在北京有房有车。找另一半的时候严格按照父母的条件去选择,必须是北京当地户口,农村户口不考虑,要有稳定的工作才行。
这一项项都是母亲列出的条件和要求, 小敏在母亲的管控之下,错过了许多有缘的人。本身条件不错的小敏如果没有被父母的条件束缚住,也许早就摆脱剩女的身份了。
小敏的母亲衡量的标准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面,从没有为女儿是否幸福考虑过。
从中可以看到小敏虽然已经28岁了,但是精神上还没有独立,意识上没有觉醒。一味听从父母的安排,对自己的婚姻和未来的另一半没有清楚的要求。
看似物质条件优渥的小敏已经经济独立了,但是从意识和精神上依然没有做到足够独立。
第二位是30岁的盖祺,是一所电影学院的助理教授,拥有着比较稳定的工作,在一线城市扎下了根。
但是条件优秀的她却因为家庭的压力,匆匆选择嫁给一个农村的对象。跳过了恋爱的阶段,一结婚就立刻生下孩子,在自己的小家中忙碌起来。
但是婆家却对这个媳妇的年龄不够满意,在农村超过25岁就是大龄青年了。婆家在老家从来不提儿媳妇的年龄,就怕被村里的邻居说三道四。
对于婆家的做法,盖祺也没有说过什么,因为自己考虑结婚主要是家里父母生病欠下许多债务,结婚以后更多考虑的是父母的养老问题。
盖祺放不下家里生病的父母,也因为自己内心的孝顺没有忤逆自己的父母,最终选择了随大流结婚生子。
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大家对女性的要求,结婚生子、建立稳定的家庭才是女性该走的路。即使作为一名高知女性,盖祺也没有逃脱社会女性强加的身份枷锁。
第三位女性是34岁的华梅,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独立女性,现在在一线城市某著名律师所担任律师,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社会地位。
她出身于山东的一户普通农村家庭,现在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赶紧结婚,华梅也是非常无奈。
在父母眼里,34岁的自己不论工作和收入多么好,依然属于嫁不出去的大龄剩女,家里每天都在轰炸性地逼婚和催婚。
在职场上得意的华梅对于结婚这件事,一直受到家人的埋怨,一提到这里华梅忍不住地流下眼泪。
自己论能力比家里大多数的男性都要优秀得多,可是传统思想让父母不能接受女儿三十多岁未婚的身份。
一名著名律师,拥有高等知识结构的独立女性,依然没有勇气打破女性身份的禁忌,在与父母的一次次交锋中都以失败告终。
由此可以看到,华梅的思想和思维模式依旧被传统的观念束缚着,知识只带给了她工作的能力,却没有开拓她的传统思想。
因为所谓的孝顺,她一次次地被家人说服,内心的女权意识一直没有被激活。
许多女性被内心对父母的孝顺束缚了自己的思想,思维模式固化难以改变。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和所有的新理念,内心的枷锁依然难以打破。
最终被家人的情感束缚住,从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需要。最终屈服于家人的压力,为了结婚而结婚。
从这三位典型剩女的经历中我们看到,中国能够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。不结婚的女人不配幸福,不结婚的女人思想有问题,这部高分纪录片揭开中国剩女最羞耻的一面,不结婚的女人就是不孝,在哪都会被批判。
许多女性依然受到家庭和人情世故的影响,没有建立家庭就会有一种被社会和时代抛弃的孤独感。
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依然比较苛刻,国内9000万剩女未能拥有婚姻和家庭也并不单纯是女性的错误。
作为独立的女性,首先要明确自己内心究竟想要的是什么,能够有勇气拒绝那些困恼,才能从精神上不被束缚,做到真正的独立。
– The End –
作者| 汤米
编辑| 不下雨
第一心理主笔团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
参考资料:Bruk, A., Scholl, S. G., & Bless, H. (2018). Beautiful mess effect: Self–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15(2), 192-205
微信公众号:第一心理
本文由球事一哥潇湘驭文原创,转载需授权并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angyuwen.com/teach/2626.html